1. Newsroom
  2. 信赖是宝贵的资产
Menu
瑞联银行新闻报道 04.04.2023

信赖是宝贵的资产

信赖是宝贵的资产

Le Temps - (03.04.2023) - 当新的信心危机如巨浪般冲击银行业,详细分析基本面和辨别不同业者的结构性差异是重中之重。


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s)服务广泛的客户群,提供全面的基本金融服务,由于这些服务包括贷款,银行因此需要储备大量资本。全能银行往往会在资本市场募资,也承担由此而来的所有风险。

相反,纯私人银行的角色是在长远守护和增长客户的资产。相应地,这些银行主要服务富裕人群,而其首要关注是保障财富和妥善地将之传承至后代,这需要精细的资产和财富管理服务,其中也包括小部分贷款。私人银行的贷款主要为伦巴德贷款(Lombard loans),以客户的金融资产组合作为抵押,因而与传统贷款不同,并与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活动相辅相成。一些私人银行也为客户提供房屋贷款,助力客户购买房地产以成为其整体财富策略的其中部分。

市场募资。在瑞士,私人银行通常持有较大额的资本,因而资本基础十分雄厚。这些资本以两项须符合监管要求的主要比率来衡量,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率(NSFR)。这些比率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引进,旨在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意即一旦银行的投资出现亏损、存款被大规模提取或是没法将资产转换为现金时,银行履行其财务义务的能力。

 

资本充足

流动性覆盖率衡量银行在30日时间内履行其财务义务的能力。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必须至少达到100%,这表示其财务承担至少有100%的流动性资产覆盖。至于净稳定融资率是在2021年在欧盟和瑞士实行,旨在确保银行在长期的融资稳定性,而这比率也必须至少达到100%。

在欧洲和瑞士,银行不论规模和所从事的业务皆需要符合这些最低资本要求,这便保证了银行以健康的方式管理现金。虽然全能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率通常约为100%,但私人银行由于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因而在这两项比率的水平均较高。以在日内瓦的私人银行为例,流动性覆盖率一般高达约200%。

 

不同导因但相同命运

可是,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代放宽了多德-弗兰克法(Dodd-Frank Act)对银行的部分要求,致使资产总值少于2,500亿美元的银行不再需要符合若干规定,这包括关于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率的最低要求。若硅谷银行没有被免除这些规定,这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银行便可能已经预早响起警号,也许能够避过3月10日因挤提而倒闭的命运。这次事件的肇因是资产与债务管理不善,该行管理层一方面将大部分流动资金投资于中至长期美国国库债券,却没有对冲利率风险,当利率飙升便招致巨额未变现亏损;另一方面拥有大量期限短于所投资国债且需要兑付的存款,若该行须受上述最低资本比率的规范,期限不匹配的情况便可能不会发生。就硅谷银行而言,当会计规则迫使该行需要将未变现亏损记入其资本,其财务稳健性随即受到质疑,存户失去信心并大举提走资金,结果硅谷银行没法应付巨大的挤兑压力,最终需要美国当局介入。

 

业务模式有别

瑞信倒闭则是另一番故事。尽管其厄运也源于信心危机,但该行资本率雄厚,牵涉的事件亦十分迥异。由于瑞信涉及多宗丑闻,并且因风险管理不善和业务模式而蒙受亏损,以致坏消息接踵而来,适逢硅谷银行倒闭激起的震荡进一步打击对瑞信的信心,结果触发挤兑,并使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在政府救助和收购中也以倒闭收场。

虽然如此,类似灾难其实很难降临于瑞士的纯私人银行。这些私人银行奉行保守方针管理流动性,并有大额现金存放于央行,更重要是这些银行非像全能银行旗下的投资银行部门般,参与复杂的交易,因此所承担的风险和资产负债表均高度透明及易于理解。瑞士私人银行业的这一特点,乃立足于从逾百载经验中所累积的坚定信念,就是没有资产会比客户的信赖更宝贵。

了解瑞联银行更多
Philip Adler Philip Adler
Global Head of Treasury & Trading
请在LINKEDIN了解他更多
Expertise

Global equities

Invest in companies with superior and sustainable value creation.


延伸阅读

瑞联银行新闻报道 25.04.2024

Will the Fed continue to cut interest rates?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19.04.2024) - Strong Q1 economic data from the US manufacturing, housing and employment sectors, combined with inflation of between 3.5–4% since mid-2023, have caused markets not to only price out the six rate cuts they had priced in up until the start of 2024, but, more recently, to also begin to question whether the Fed might forego rate cuts entirely in 2024.

瑞联银行新闻报道 17.04.2024

Diversification is crucial, especially in 2024

Agefi Luxembourg (03.2024) - As 2023’s concentrated market rally is extending into 2024, equity investors are worried about a potential consolidation or pullback.

瑞联银行新闻报道 16.04.2024

The pound is no longer so vulnerable

Financial Times (11.04.2024) - There are signs that sterling is set to embark on an upward trend after several years in the doldrums